初冬的太阳,暖暖的普照大地。清镇市红枫湖镇“退湖进城”指挥部旁的一个小平房里,年近八旬的罗素珍老人正在小杂货铺忙碌着。
这个看似平平凡凡地老人,却心怀一个大大的入党梦。今年9月,罗素珍老人郑重地向红枫湖镇大冲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罗素珍的入党梦缘何而起,还得从头说起——
罗素珍出生于1940年3月,15岁那年,受父母之命嫁给了红枫湖镇大冲村新庄下生产队的张学武。她曾担任大冲村新庄下生产队妇女队长,带的是66届和68届知青。善良的罗素珍对城里来的知青们格外照顾,每次知青们到家里吃饭,她都会尽可能地多做些菜,让他们能够好好地吃上一顿。遇到分下来的口粮不够吃时,罗素珍就设法弄到花生、大豆种子,带领知青们进行种植,以此来解决温饱。
难忘的年代,整天在艰苦的劳作中守望相助,罗素珍与知青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为此,知青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罗大姐”!
因表现突出,22岁那年,罗素珍经人推荐入党,不识字的她,通过口述由人代笔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并递交党组织。原本以为能完成入党心愿的罗素珍,却在大会上,被当众指出她的父亲背景不清白。经过政治背景调查后,罗素珍才得知自己并非父母所生,而是抱养而来,且养父曾任国军勤务兵。为此,罗素珍入党的事就这样搁浅了50余载。
回首往事,当问及是否感到委屈时,罗素珍老人如此回答:“父亲虽不是共产党人,但他拥有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常常教导我,要保持一颗红心,要有大爱,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
常说人老了之后,现在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总有些忘不了。现如今,只要说到与知青们相守的那段时光,谢一、杨向东等知青的名字,罗素珍总是脱口而出。当年的那些知青,逢年过节,也总会来看望罗素珍。
家中亲戚考虑到老伴去世后,罗素珍一个人独居,有诸多不便,就给她出主意,说她当年带过知青,如果去找政府要钱,政府是会给的,罗素珍听罢当场大怒,“以前唯一的房子被大火烧了,家里穷得叮当响,都没想过去找党委政府,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哪好意思去麻烦政府。”罗素珍一个人居住在自己的小平房里,开起了一个小型烟酒店,方便邻里。
虽已迈进杖朝之年,但罗素珍爱管“闲事”的毛病还是没改。
2017年11月,为落实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村寨搬迁的要求,持续改善提升红枫湖饮用水源水环境,清镇市启动了“退湖进城”搬迁工作,决定对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剩余2个村4个村民组195户729人再次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罗素珍在红枫湖畔度过了大半生,她的故土情结比一般人更为强烈。但是罗素珍也明白,整体搬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且这是党委、政府的决定,必须坚定服从!只要知道新庄下组因为搬迁有房屋、土地等分割纠纷,罗素珍都会主动去调解,她善牵矛盾的“牛鼻子”、与群众背靠背、面对面,因势利导的化解了一场又一场纠纷。正是由于汇聚了无数个“罗素珍”的努力,7月29日,历经258天的日夜奋战,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退湖进城”搬迁工作圆满完成!
在罗素珍的言传身教下,她六个子女和和睦睦,相亲相爱,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这看似圆满的人生,可于罗素珍而言,却多少还有些缺憾。当笔者问及还想不想入党时,罗素珍不假思索地说:“想,当然想咯。没有共产党,我们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加入中国共产党,真真正正成为党组织的一部分,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
“我还要加把油,多活一天就多为群众办一天的实事。一定要经得起组织的考验!”罗素珍郑重其事地说道。今年9月份,在家人的鼓励下,罗素珍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村党支部将于12月份组织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召开支委会讨论研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罗素珍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期待着在有生之年能够圆多年的入党梦。(龙香 陈顺奎)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