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坛

立足交通秩序管理岗位 用青春与汗水树立交警队伍良好形象

发布时间:2017-04-06 17:06: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记吉林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吉林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 佟杨
 
    佟杨同志是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吉林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自2009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后一直从事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从警7年以来,佟杨同志荣获个人嘉奖三次、优秀公务员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0年—2011年连续2年被评为高速公路支队秩序管理标兵。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立足交通秩序管理岗位,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用青春与汗水树立了交警队伍的良好形象。
 
    这些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高速交警,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许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无缘街头擒凶后的凛然和无畏,但他有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之心,拥有对辖区过往群众的赤子之情。在工作中他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使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一、对待群众,他是个“热心肠”的人
 
    佟杨同志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每当群众遇到困难或咨询法律法规,他都会耐心给予解释、用心的给予帮助,受到过往群众的一致好评。
 
    6月22日10时,吉林大队一中队民警佟杨、白龙巡逻至珲乌高速公路406公里处吉林方向时,发现一辆车牌号为吉A86D57的轻型厢式货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内。经过询问驾驶员曹某得知汽车因缺水高温无法行驶。自己车内没有水可以添加,在高速上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水。得知情况后,佟杨从警车内拿出之前灌满的水桶帮助其添加到水箱里。由于进入夏季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辖区内通行车辆也受到影响,经常发生发动机过热、水箱缺水等故障。针对这一情况,佟杨和同事们每次上路巡逻前都会在巡逻车内携带一些修理应急工具和水桶,帮助故障车辆解燃眉之急。
 
    同日14时左右,民警佟杨、张浩然巡逻至吉林绕城高速38公里处吉林南方向时,发现一辆车牌号为吉AB2078的白色依维柯中型普通客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内。佟杨上前检查时发现驾驶员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也已被汗水浸透。询问得知,驾驶员名叫索红文,因为胃部突然剧痛无法再继续驾驶,所以才停车。佟杨将索红文的车带至吉林南站口后,驾驶警车将他送至距站口最近的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6月23日凌晨3点15分,民警佟杨、张浩然驾驶巡逻警车在珲乌高速吉林方向巡逻时,在404KM处发现一辆长春籍捷达轿车(吉AY9398)停在应急车道上,没做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一旁不断有车辆呼啸而过,情况十分危急。见此情况,佟杨立即把警车停靠在路边打开双闪灯并做好现场防护工作后,上前询问情况并仔细检查了驾驶员的相关证件。经了解得知,该车驾驶人从长春途径辖区,因发生临时故障,车辆无法启动,驾驶人焦急万分。佟杨了解情况后决定让驾驶员王某坐在驾驶位上控制方向,由他将车推出站口。经过40多分钟的忙碌,车终于抵达了吉林收费站口。
 
    5月20日17时许,吉林大队一中队民警佟杨、张浩然在珲乌高速公路华丹大街站口执勤时,在站口外遇到一辆车牌号为吉B6Z996的黑色小型轿车,车内人员显得十分焦急。佟杨询问情况后得知,车上载着一位突发心脏病人,名叫王小利,是舒兰上营镇中营村人,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无法处置这种情况,王小利的家人随即联系到吉林市中心医院进行抢救,只有尽快赶到才能救治。由于对高速公路不熟悉,找不到去医院的路,所以才下错了站口。情况紧急,为了以最快速度到达医院给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佟杨利用自己对吉林市区熟悉的有利条件,主动驾驶患者的车选择了一条最近路线,民警张浩然用警车在前方开道引路,让患者王小利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吉林市中心医院。路上,佟杨又通过广播电台联系了吉林市中心医院急救室,派医护人员准备抢救工作的开展。17时43分,到达医院后,王小利成功进入了抢救室。
 
    遇到不熟悉道路的外地司机,他总是耐心地为他们指路,甚至亲自驾车为他们引路;面对不了解地方交通管理规定的外地驾驶员,他总是先指出其存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再对驾驶人进行细致的教育、宣传和讲解,给予警告后再予以放行。按他自己的话说:“因为许多外地车可能一辈子就到咱这一次,我希望吉林留给他们愉快而美好的记忆,而不是一张不近人情的罚单。”而对于本地交通违法驾驶员,他总是先晓之以理再行处罚,被他处罚过的驾驶员中,至今没有一个人同他红过脸,也为大队其他民警树立了榜样。
 
    二、对待违法,他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
 
    佟杨在从警七年来,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交警事业当中,面对违法行为和当事人千奇百怪的解释,他总是认真的听取群众述说,如果有缺失合理的理由,佟杨会听取陈述,如果反之,他就会“铁面无私”的处理。用他的话说,“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只是一种手段。就是让违法者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建良好交通秩序”。在处理违法车辆工作中,他常用暖人心的问候和细心的解释,拉近与违法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使他们真切认识到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后果,在处罚过程中切实受到教育,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在支、大队组织的各种专项行动中,佟杨总是冲在第一线,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协助中队长组织中队民警纠正涉牌涉证、酒驾毒驾、超速超载等各种重点违法行为。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坚持严管严控, 2016年佟杨同志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97起。其中简易程序处罚1069起,一般程序处罚28起,查获盗抢机动车1台,路面动态违法停车206起。由于佟杨始终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的工作原则,对于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他总是先耐心地听当事人陈述,再宣讲违法行为的危害,得到违法者的真心接受,从警7年来,在他的身上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投诉事件。
 
    三、对待工作,他是个“任劳任怨”的人
 
    佟杨同志今年36岁, 而在他身上却看不到“80后”的个性,却时时处处体现出踏实肯干、不讲回报的特征。
 
    佟杨同志从警7年中,处处以公安事业为重,无私奉献、舍小家保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单位时,他总是冲在任务最重的地方,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他从没有因为家庭琐事而对工作分心。今年7月28日,正在休息、带着家人去辽宁抚顺旅游的他,在接到大队电话得知有一个紧急警卫任务后,佟杨并没有以在外地旅游为理由不参加勤务,而是向家属解释清楚后,便立即乘坐动车返回了单位,按时到岗参加警卫任务。大队领导事后得知此事后,向佟杨及其家属同志表示了歉意,他却说:个人的事再大在工作面前也是小事。佟杨同志就是这样,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无论任何事情,交给佟杨时,大队领导也是最放心的。
 
    四、对待自己,他是个粗心苛刻的人
 
    “80后”年轻人普遍对自身的工作、生活的环境、条件要求高,而他却是:休息少、娱乐少、要求少。
 
    每天早来、晚走,工作总是抢着做最累、最脏的……对于一个“80后”,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最最盼望的就是双休日、过年、过节能够放假,在家好好地睡睡懒觉,彻底的放松放松。可是这个想法对于佟杨来讲却是一个奢望。大队有些同志有事、需要请假时,总是喜欢找佟杨来替班,而佟杨也是二话不说,只要有时间,总是能爽快的答应同志的要求。而替班,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休息、陪家人的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再赶上加班、特殊勤务等,导致佟杨有时一工作就是好几天回不了家,如此时间一长,他爱人难免会发发牢骚:“你怎么总不回家,你卖给单位了?”佟杨在心里何尝不知道亏欠妻子太多?一次和同事吃午饭聊到家庭的时候,他叹气说:“想想我媳妇儿挺不容易,我回家总是很晚,有时好几天也回不去一趟,家里啥活都帮不上媳妇儿,真是辛苦她拉!”叹完气,他又打起精神投身工作,维护着辖区公路的平安畅通。













 

责任编辑:薛明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