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这座天生自带开放“基因”的城市,对外贸易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外贸体量和规模迎来“多级跳”,开启了自我突破新征程——
今年1至5月,珲春市外贸进出口完成37.03亿元,同比增长19.2%;
珲春市对俄罗斯、韩国贸易预计分别增长19.4%、11%;
珲春市边民互市贸易实现2.94亿元,同比增长22.87%;
珲春综合保税区跨境进出口贸易完成12.84亿元,同比增长49.2%;
……
对外贸易攀新高,标注了珲春开放发展的新高度,这是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最有力的行动诠释。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争创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沿边开放型中等城市。”这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对珲春开放发展再出发的目标定位。作为中国长吉图先导区战略的桥头堡、“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向北开放的新起点、我国面向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新门户,珲春市坚持举开放旗、走开放路、打开放牌、做开放文章,围绕打造长吉图珲-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长吉图珲-朝鲜罗先两条海洋经济合作带,开发建设珲春“国际港”和俄扎鲁比诺港、朝鲜罗津港三方港口,积极推进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等四区建设,让开放之风气,引领珲春走上发展快车道。
6月,“海丝路1号”货轮装载着200个集装箱的内贸货物,在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离港起航并顺利抵达宁波舟山港。这是该条航线今年第二次起航,该航次货物为100个集装箱铜板和100个集装箱的磨料砂,货值达1.35亿元,预计7月初装载200个集装箱的矿粉,返回俄罗斯扎鲁比诺港。
珲春市航务局副局长张亮介绍说,截至目前,珲春经扎鲁比诺至宁波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已成功运行3个航次,运输货物502个TEU,其中玉米190个TEU,铜板212个TEU,磨料砂100个TEU,货值2.88亿元。
今天的珲春,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版图,形成了以中俄珲春公路口岸、珲春铁路口岸和中朝圈河公路口岸、沙坨子公路口岸为支撑点,以口岸通关中心为全方位保障的对外通道格局。中俄珲马铁路实现常态化运营,“长珲欧”货运班列实现试运行。依托周边优良海港优势,珲春相继开辟了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韩国束草客货混装航线、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日本新潟货运航线、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韩国釜山铁海联运集装箱航线、中国珲春-朝鲜罗津-中国上海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俄罗斯萨哈林海产品运输航线和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日本福井-日本直江津-日本富山新港铝制品货物运输航线……珲春已经成为连通世界各国的黄金通道。
“今年以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共出口20批次,35257票,3949万元。出口主要商品包括3C电子类产品、日用品、服装鞋帽类等,进口产品包括俄罗斯面粉、瓜子油、食用海盐等。”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栗桂波接受采访时说,随着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查验平台实货开通,进出口业务全部开通,珲春创出了目前全国对俄陆路唯一白关口岸和俄海关认定“9610”珲春标准,并创造了全国跨境电商建设通货用时最短的“珲春速度”。
作为“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的交汇点,珲春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独特的五大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当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珲春外贸创新发展的新亮点、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记者在采访了解到,今年,珲春的跨境电商业务迅速崛起,现已实现综保区内和区外备货两种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雏形可见。
随着珲春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珲春全力提升提升综合保税区运行效益和发展质量,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打造吉林开放新高地。
“加工原材料主要来自俄罗斯,加工成品主要销往韩日、欧美等地区。”珲春兴阳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魁政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真鳕鱼、狭鳕鱼、马哈鱼、黄金鲽鱼等原材料达3万吨,加工的鲽鱼产品已经占韩国市场份额的70%至80%。
前5个月,以保税区内珲春兴阳水产有限公司为主的全市自俄进料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了稳增长。珲春兴阳水产有限公司实现进出口2.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771万元;该公司今年月平均进口额达2900万元。同时,珲春光源工贸有限公司、延边海跃工贸有限公司、珲春兴顺工贸有限公司、珲春启帆工贸有限公司、珲春比比爱水产加工有限公司等5家综保区企业进口活蟹4.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亿元。
“1至5月,公司共出口1.6亿元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德国、单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预计上半年出口2亿元左右。”珲春兴家地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丛清泉表示,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努力争取更多的国际订单。
据统计,前5个月,珲春兴家地板有限责任公司和珲春森林狼木业有限公司已出口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69万元,占全市木制品出口额的84.4%。
口岸兴,通道畅,外贸火,珲春正在深度释放开放发展澎湃动力。
珲春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全贵男介绍,东北亚地区贸易增长迅猛的同时对德国、智利、澳大利亚等54个其他国家整体贸易也实现恢复性增长。前五个月,对朝贸易完成5.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对俄贸易预计完成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亿元;对韩贸易完成2.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31万元。
分析显示,珲春市地板出口企业逐渐退出美国市场,全部重心转移至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市场,前五个月珲春市出口本地生产的板条芯胶合板地板2.18亿元,同比增长12.2%;珲春企业延伸到更多国家扩大原材料进口,主要是特来纺织加大对印度棉花的采购力度,前五个月珲春市自印度新增4000多万元的进口额;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努力扩大原料进口半径,前五个月自秘鲁、老挝、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铜精矿6.2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自老挝新增进口原料9763万元,自澳大利亚新增进口原料8084万元;全市海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其中珲春海韵贸易有限公司、珲春蟹将军贸易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自俄进口鲜活螃蟹7.17亿元,同比增长118%。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势东北亚区域合作,沿着“一带一路”绘就的蓝图,走出国门勇闯国际市场。东扬、禾合、誉鹏等企业与俄罗斯方面深度合作,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全贵男告诉记者,珲春市赴俄“走出去”投资企业顶住了贸易成本上升压力,尤其是境外木材粗加工半成品回运再加工外销业务回稳向好,助力全市木制品贸易增长。1-5月,珲春英纳维特实业有限公司、珲春精诚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自俄进口蒙古栎板材、落叶松木材、水曲柳原木、樟子松原木、杨木制筷子半成品等74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从外向经济的洼地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不仅来自于珲春把握党中央赋予的千载难逢历史机遇的决心,也来自于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下的一系列硬功夫。
珲春海关关长于严冬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实行‘简化进出区’手续、推进‘委托加工’政策、实行‘先入区、后检测’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为企业降低了通关成本。”下一步,珲春海关将继续深化与俄罗斯机制化合作,促进“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运维效能。加强政策研究,加快跨境电商、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等项目发展。
“通过推行鲜活产品优先验放制度,为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的出入境车辆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将服务力转化为生产力,将通关率转化为GDP。”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朱超峰表示,下一步,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将立足“滨海2号”线、“长珲欧”货运班列、珲春至海参崴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力争在珲春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免签政策,为国外游客提供出入境通关便利和旅游便利,减少游客出入境费用。
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合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玉龙认为,要实现珲春高质量发展,加快对外开放是关键。“按照省委‘内外一体、跨境合作、港区联动、通江达海’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与东北亚各国地区间矿产、海产、农业、林业、旅游、物流等领域经贸交流合作,支持域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真正把珲春独特的区位、生态、资源、政策和人文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全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沿边开放型中等城市。”(稿源:珲春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