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坛

蛟河市天岗镇五道河村开启文化扶贫之旅

发布时间:2019-08-16 11:05: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徐莹莹 报道)由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往东走10公里,坐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天岗镇五道河村,这里毗邻窝集口果树采摘园区和七道河冰湖沟风景区,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一个望得见青山、听得见鸟语、闻得到花香的美丽田园。两个月前,村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100余名省内外艺术家齐聚于此,挥毫泼墨,庆祝文化产业扶贫项目“艺术家部落”落户五道河村。五道河村的文化扶贫之旅正式开启了。

狠抓振兴发展的“主心骨”。

曾经的五道河村,人均耕地不足2亩,经济来源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也是蛟河市的软弱涣散村。

如今的五道河村早已脱贫摘帽,走上小康之路;党支部坚强有力,党员率先垂范,是全镇优秀村班子。村书记王胜全说:“这都要感谢第一书记,感谢驻村工作队,没有他们就没有五道河村的今天”。

去年2月,蛟河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张慕强被选派到五道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同事王庆禄、权寿源组成驻村工作队,踏上了扶贫之路。“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面对五道河村积贫积弱的工作现状,张慕强带领驻村工作队狠抓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党建+”工作模式,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亲自上党课,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增强党员“打先锋、站排头”先锋意识,提升村班子凝聚力、向心力。2年多的时间,村党支部发生了明显变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显著增强,先后主持维修了村里的灌溉沟渠,修建了砂石路、铁索桥,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成立了蛟河市五道河牧业公司和蛟河冰湖沟农副产品公司,村集体经济由2016年的3.7万元发展到2018年的5.55万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余元。

种下创业带富的“梧桐树”。

随着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不断增强,第一书记张慕强和村班子成员把产业兴旺、村民富裕摆在突出位置,依托五道河村优秀的生态资源,从乡村旅游入手,通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为村里栽下了多棵助推发展的“梧桐树”。

去年,天岗镇党委为村里申请的50万专项扶贫资金到位。张慕强和村班子根据来往游客多购买当地山野菜等农特产品的良好势头,研究决定在村里建设农贸市场,既方便游客购买又能为村民提供统一销售点,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说干就干,经过设计、立项、评审、招投标、施工,近半年的努力,五道河村成功改造了村部旁300余平方米的原村小学校作为农贸接待大厅,铺设了房前800余平方米硬覆盖空地作为农产品大市场,建设了四栋种植大棚作为观光采摘园和果蔬种植基地,修建了一座标准化公共厕所,并全部通过验收。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心实意的付出,让村民看在眼里,喜在眉梢,大家的心思活泛了起来,脱贫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2019年,张慕强和村班子继续挖掘村内旅游资源。五道河村北山拥有天然的金达莱花谷,每到春天漫山花海、美不胜收,海拔高度适宜,是户外登山的好去处。张慕强看到了商机,在村支部会上,他提出了建设户外登山基地和金达莱花谷项目的想法。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张慕强一方面积极向天岗镇政府和包保部门市财政局进行汇报取得上级支持,另一方面召开村“两委”会,与大家一起商议项目的可行性,做足准备工作。早春3月,山上的雪还没有化,张慕强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班子成员就踏雪登山,实地踏查旅游路线,确认了8个观光景点。在提交党员大会审议前,张慕强的心还是一直悬着的,村里从来没有发展过旅游项目,大家能认可吗?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党员们表现了极大地热情,纷纷建言献策,党员王勇当即表示“张书记,建项目需要钱,我捐2万元,以后再有什么需要,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绝对支持村里工作。”那一刻,张慕强觉得自己和村班子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村里就完成了清理河道1000延长米、修建进山砂石路100延长米、新建金达莱花谷山门和铁索桥、制作旅游宣传引导牌、栽种沿线道路两侧花草等一系列工作。“五一”期间,金达莱花谷正式对外营业。

引来富民强村“金凤凰”。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9年5月,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画家林子老师途径五道河村时,路边红彤彤的“金达莱花谷”五个大字一下锁住了她的目光。当时,正打算筹办“艺术家部落”的林老师和她的朋友们正在苦苦寻找合适的位置,五道河村仿佛是上天的一个礼物,让她的眼前豁然开朗。风景如画的环境、干净整洁的巷路、错落有致的房屋、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方便快捷的交通,五道河村就是“艺术家部落”的理想之地。林老师主动找到村里,向村书记王胜全、第一书记张慕强提出了要在五道河村建设“艺术家部落”的想法,并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以艺术创作为切入点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可以带动村民发展周边产业。这与村里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村“两委”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艺术家部落”项目落户五道河村,租赁农贸大厅给“艺术家部落”使用。当年直接为村集体增加收益2.35万元,以后每年增收3万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村民通过“艺术家部落”平台就销售农副产品2000余元。

6月28日,“艺术家部落”在五道河村举办的暑期绘画艺术培训班正式开班。从第一堂课的9个学生,到现在的30个,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向父母提出要来上课。

今后,“艺术家部落”还要依托人才资源举办针对草编班、农民画班、泥塑班等,把文化和艺术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务的无缝对接,提高贫困户收入。

五道河村的文化扶贫之旅刚刚开始,未来的五道河村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美,让更多的人满意而来,尽兴而归,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世外桃源”。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