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坛

吉林延吉法院3天执结26起案件

发布时间:2019-11-01 08:25: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梁静 报道)如果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一场战役,集中执行活动就像是一把把利剑,维护着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权益。

清晨6点,延吉市法院的执行干警已整装列队,并随着该院执行局局长吴东俊一声令下,8辆警车搭载30余名执行干警迅速出动,兵分四路奔赴各处“抓捕”被执行人,该院为期3天的“清尘行动”再次拉开序幕。

平时很难找到的人,趁他们清晨未出门前,执行干警如同神兵天降、出奇意外地来到“老赖”的家。面对执行人员的清晨突然造访,有的惊慌失措、乖乖“就范”,有的情绪激动、百般狡辩,可无论呈何表现,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今天必须到法院走一趟”。而与此同时,执行干警每到一处,几乎都有无关人员啧啧私语:“法院又在强制执行”,这与往年围观群众不解茫然的眼神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全社会对执行工作的愈加了解和肯定。

多次劝解无果,强制腾迁房屋没商量。

2013年4月,李某与延吉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产权调换协议书》,协议用原告李某的房屋调换被告开发建设的新房屋。经法院调解,被告延吉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同意于2016年10月31日前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合同期满后,因被告未能按照调解书履行交付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与被告该房地产开发公司联系沟通,但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拒绝履行交付房屋义务。2019年7月16日,延吉市法院发布公告,责令被执行人于7月25日前迁出房屋,到期后,被执行人仍未履行。9月17日,在“清尘行动”的首日,执行法官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下,首先对涉案房屋进行强制开锁,并清点物品后对该房屋进行强制腾迁。至此,该案圆满执结。

不眠不休,为农民工讨回血汗钱。

2019年10月,农民工张某某到延吉市法院,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讨要延吉市依兰镇某工厂所拖欠她三年的薪资。该院引起了执行局局长吴东俊的高度重视,当天为农民工办理立案,第一时间转到执行局执行。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员李成范深刻认识到农民工薪资案件的重要性,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督促其积极履行义务,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给付义务。同时,通过财产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进行网络财产查控,查询其财产情况,因该案被执行人某工厂欠债太多,执行工作面临诸多苦难。随后,执行员多次联系被执行人某工厂的负责人王某,王某承认劳务费,并答应三天后一定偿还。然而,三天过后,再也联系不上王某,人找不到,电话打不通,拒不履行义务,执行员找到王某经常居住地依兰镇某村和厂房,发现王某躲藏异地,根本不在家。执行员通过耐心地询问当地村民和工厂职工,了解到被执行人王某经常到邻村亲戚家。

为尽快执结此案,执行员不顾中午休息时间,赶到邻村王某亲戚家,终于发现被执行人王某的行踪,找到王某,希望他给付所欠的劳务费,但王某态度强硬,面对执行员要求履行法律义务的果断态度,王某不以为然,消极应付。经过执行员反复的思想工作,不断劝解、教育,被执行人王某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主动承认错误,当场让亲属送钱过来,给付劳务费,至此,该案得以圆满执结。

 

通过三天的“清尘行动”集中执行,延吉市法院共拘传被执行人30余人,共执结案件26件,执行到位金额88.75万元,达成和解案件4件,和解金额31.36万元,取得丰硕战果。

为解决执行难,确保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延吉市法院连续3年,每年多次集中时间,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在一段时间内着重执行一批案件,以高压态势,震慑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维护了司法权威,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