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梁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上下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使命,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号召全院干警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在第57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延吉法院以“践行雷锋精神,我们共同战‘疫’”为主题,组织志愿者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一同开展防疫工作。
今天开始,就请跟随小编的镜头,从首批下沉社区的法院志愿者们的日记中探寻法院人防疫工作的点滴……
陈照友:疫情面前,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
随着韩国疫情增长,原本疫情控制良好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了防止疫情从境外输入,对境外回国人员采取了统一隔离。3月4日,我看到了单位群里发的征集防控工作者的倡议书,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老兵,我首当其冲,第一时间报了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3月6日,这是我正式参加防疫工作的第一天,我们来到韩国返延人员所在小区,逐户排查登记、逐人电话摸排、门卫站岗测温、发放防疫物资、普及防疫知识、张贴居家隔离封条……社区防疫工作繁、杂、细,人口多、人手少、任务重,然而眼前是寒风冷雨,背后是万家灯火,基层战“疫”一线,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法院人将不辱使命,与社区工作者并肩奋战。
这个冬天很冷,但我们的心很暖,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疫情,我们并不畏惧,我们不做旁观者,我们不当局外人,我们坚信,春暖花开时,“疫”魔必除日。
刘虹伯: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白衣战士,免费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司机,不计报酬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看到他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挺身而出、甘于奉献,使我深受感动。而我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也应该为我们的城市抗击疫情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守护好自己的家园。我要做好志愿者工作,让居家隔离的群众感受到温暖,让归国同胞感受到关爱,努力在志愿者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待到春暖花开时,摘下口罩,和家人们团团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畅快欢笑。
金永权:人生中的第一次
昨天刚报名参加了单位的抗疫志愿服务,今天,就有幸作为第一批防疫志愿者下沉社区,我的内心紧张又有些许激动。早晨不到八点,按照工作部署,我们开始对包保的隔离户进行排查。其中,我包保的一户隔离人员要求扔垃圾,还有亲戚要为其送去日用品及食物。为此,我承担了物品交接的“重任”,穿上了陌生的防护服,戴上了没有度数的防护眼镜……顺利的完成了物品交接后,又再一次给隔离户的房屋贴上封条。我包保的两户隔离人员,都是从韩国返回延吉的,他们本着对家乡的责任心,遵守着相关部门的要求,老老实实的在家接受隔离。下班后,我通过微信与隔离人员聊了一会,他们非常支持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工作,对我们充满了感激,也没有任何抱怨,并保证会绝对遵守国家政策。
今天体会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穿上防护设备,第一次知道了防护服所带来的不便,也第一次亲身体会了在第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辛苦。第一次张贴了“另类”封条,因工作需要对被执行人的房屋张贴封条已成为家常便饭,但是张贴如此“特别”的封条还是第一次。作为党员,我将以身作则,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绝不退缩,一定冲到第一线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本次疫情,需要所有人员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我们一定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不远的未来再次享受自由呼吸的日子。
安忠显:为抗疫贡献出微薄之力,我感到心安且骄傲
2月24日,当我们正为延边州新冠肺炎病患“清零”欢欣鼓舞的时候,“韩国疫情暴发”“从韩来延4人发热”的消息如同一记闷雷,让全州人心头多了几分阴霾。“我得做点什么”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头,身为党员的我,再也坐不住了。3月6日,我们一行四名志愿者走出法院、走进社区,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抗“疫”志愿者活动。
我的志愿服务对象是从韩来延被隔离人员,通过电话询问健康状况、生活需要、进行隔离事项告知、对有焦虑情绪的被隔离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查看隔离状况、查杀消毒、提供生活物资、倾倒垃圾,虽然我能做的都是些小事,但是能为抗击新冠肺炎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感到心安且骄傲。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