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吉林省立标杆、树典型大力营造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浓厚氛围

发布时间:2018-07-08 17:48: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为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树立鼓励和引导全省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良好导向,省委组织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推选了一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主要事迹如下:

长春市委常委、长春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李忠斌

长春新区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作为长春新区的领头人,李忠斌始终不忘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超前谋划、果断决策、务实创新、狠抓落实,带领新区干部群众努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新时代的新业绩。

保持发展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能够以事业为重,对新区的发展不折腾不反复,严格按照新区组建时经过科学论证编制的总体规划,引领和推动所辖高新、北湖、空港、长德四个开发区差异发展、特色前行、整体提升,保持了工作连续性、稳定性,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创建一流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抓在手上。为增强政策吸引力,组织研究制定了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政策体系,突出对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项目倾斜。为强化项目支撑,亲自带队赴一线城市开展招商活动,成功引进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35个。近两年,长春新区共开工项目425个,为长春市乃至全省的振兴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勇于先行先试,注重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效率。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精简撤并19个正处级机构和27个副处级机构,行政服务效能大幅提高。超前谋划“只跑一次”改革,短短4个多月,长春新区8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就实现了“只跑一次”,创造了“新区效率”。制定实施了营商环境“二十条”、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服务方式、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重视党建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推动基层堡垒建设。提出“以党建引领民生”的思路,亲自部署调度、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化解了农民回迁小区维修、环境提升、物业管理、上学就医、创新创业等各类问题和疑难信访案件195件,占历史积案总数的85%,回应了群众的期盼要求。

四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维林

有人说,他是犯罪分子的克星,铁面无情、敢于亮剑;有人说,他是人民群众的卫士,待民如亲、一心干事……也有人说,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好干部,敢于担当、无怨无悔。他,就是四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杨维林。

“侵财小案不抓不破,群众对公安就不会满意”。作为一名老公安,杨维林深知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落脚点在哪里。为提高群众满意度,他探索建立刑事犯罪日研判制度。每一起报警,民警都会在48小时之内向当事人反馈进展情况。老百姓家即使丢一条狗、丢一辆自行车,都由市公安局领导领着研究破案,并邀请受害人到公安局一同参加研判。四平市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大大增强。解决侵财小案破案率不高的“四平方案”,也成了各地争相学习的典型经验。

“其他部门管不了的事,我们公安再不管,那还有谁来管”,这是杨维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挠头闹心的事,他敢于向问题“开刀”。“靠煽动访民聚众滋事、靠敲诈法院公安致富”的郭洪伟,是全国信访中一个毒瘤。郭洪伟在北京、长春、四平、吉林等地都有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大危害。以往这类案件,需报上级批准指定管辖。杨维林到四平工作后,提出刑诉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多地违法犯罪,以居住地管辖更为适宜的,由居住地管辖。在他的亲自指挥下,一举打掉了郭洪伟“闹访家族”,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半月谈》和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再难也要办”。无籍房问题,是四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绊脚石”。分管城建工作以来,杨维林针对全市10万套无籍房、无法办理产权证难题,组织16个部门在公安局合署办公,年底前群众都将拿到日思夜盼的“房照”。四平市因此获得省政府专项奖励500万元。针对养老机构消防整治难问题,杨维林态度坚决,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取缔,让老人全部生活在安全的养老院,得到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站起来,是群众的伞;俯下身,是百姓的牛。杨维林总能在为民服务中找到快乐。四平市公安局也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公安部确定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公安文化建设示范点。

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图们市委书记尹成龙

2016年8月,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成龙再次回到基层,担任图们市委书记,这一年,他已经57岁。到职后,他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引领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聚力在边疆和谐发展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

“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实现全市脱贫摘帽”。这是尹成龙同志带领图们人民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目标。“全市任务完不成,我自动辞职”,这是尹成龙同志向十二万图们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他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总结提出“1674”工作法,创新提出驻村恳谈、政府保障药房等六个机制载体,使用干部坚持“凡提必扶”,在全省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评中,图们市在15个贫困县中位列第一。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死关头,尹成龙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2016年8月和2017年7月,在图们市两次特大洪水期间,他面对严重超限、即将漫堤的洪水,始终坚守在江堤一线,确保指令传达及时准确。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广大干部群众、军警官兵,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任务,创造了大灾面前无一人伤亡的奇迹。图们市委在两次抗洪抢险中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尹成龙同志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光荣使命。

“保持边疆稳固,让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尹成龙同志带领党员干部积极实施“合力治边” “富民兴边”“强基固边”工程,积极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将脱贫攻坚与边境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有机大米、延边黄牛等特色产业,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康幸福、让边境村屯更加安全稳定。村民们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边境村屯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经常有大爷、大妈拿着自家的土鸡蛋和园子里的有机蔬菜,来看望书记表达感激之情,他都婉言谢绝。

老骥伏枥志千里。尹成龙同志在白山黑水间耕耘奋斗,依然还是那个勇挑重担、斗志昂扬的身影……

镇赉县委书记鲍长山

在茫茫的苇海深处,座落着中国白鹤之乡——镇赉。在这个因生态而闻名的县城,有一位执著爱民的好书记。6年多来,他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带领全县人民正大步行进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他,就是镇赉县委书记鲍长山。

镇赉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担子很重。担任镇赉县党政正职以来,鲍长山始终把脱贫攻坚当成天大的事儿来对待,向问题开刀,向困难宣战。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改造数量多、资金缺口大、群众期望高……一个个难题摆到他面前。钱不够,他就让财政勒紧裤腰带“挤”,每户增补7450元,彻底解决了群众“不愿自己添钱”的问题;改造难,他就创新提出D级危房修缮除险加固模式,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两年来,全县共改造危房10861户,位居全省第一,得到国家住建部充分肯定。

鲍长山常说:干事就要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第三方评估曾显示,镇赉脱贫攻坚群众满意度明显低于“摘帽”标准。“钱没少花、事没少干,为什么还有群众不满意?”2018年,他倡导启动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百日会战。“全县干部要向我看齐,看我如何干。”鲍长山卷起铺盖吃住在村里。行动是最好的示范。全县近万名干部迅速沉到村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保证工作效果,他直奔最偏最差的村屯亲自督导。不认真驻村的干部,被他批得直冒冷汗。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清除村屯垃圾198万立方米、改造围墙137万米,拆除闲置危房1540多栋、栽植树木179万株、发展庭院经济3890公顷,赢得了群众真心点赞。

鲍长山包保的贫困户李景文和战清河,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鲍长山得知他们想养点牲畜、又没有本钱后,自掏腰包,买了8头猪崽,亲自送到家中。李景文拉着他的手说:“您那么忙,咋还亲自来了,年底一定到家吃年猪”。

柳绿无言自成荫。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鲍长山足迹踏遍全县村屯,下足了绣花真功。2017年,镇赉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评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农业部还在镇赉召开了大兴安岭南麓片区产业扶贫会议。

长白县委书记宋钦炜

长白县是老少边穷地区,宋钦炜任长白县委书记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努力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推动全县边境稳定、民族团结、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破除“瓶颈”开新路。注重把破解交通瓶颈作为攻坚目标,停工7年之久的长松岭隧道仅用1年时间就竣工通车,145公里国边防公路投入改造和建设。立足当地资源秉赋,提出了生态立县、实现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争取长白县获批“中国硅藻土之都”资源产业基地。积极推进长白小镇等特色景区建设,连续举办高山草原露营节等活动,长白县旅游产业破题起步。2017年在全国120个自治县中,长白县人均GDP排名上升至第9位。

协调发展富城乡。筹措资金20余亿元,组织实施了长白广场、街路改造等城建“十大民生工程”,长白县城市品位实现较大提升。深入开展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长白被评为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举全县之力抓扶贫开发,2016年以来,长白县共有1154名贫困人口(占68%)实现脱贫,6个村(占29%)退出贫困序列,在2017年扶贫成效考评中进入全省前列。

固边维稳促团结。持续开展边境治安综合整治“长安系列”等专项行动,创新推广能同时向公安、边防、村组织等报警的“一键六联响”多功能报警系统,边民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强调“新官也理旧事”,开展了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专项行动,化解了34件历史遗留积案。长白县连续第4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连续第6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从严治党强保障。面对长白县原党政主要领导连续落马、政治生态破坏严重的局面,积极理顺情绪、激发干劲,坚持凭党性、凭公心、凭本事、凭实绩选用干部,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先后问责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领导干部42人次。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具体规定,查处有关问题38起,党政纪处分38人,有效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

前郭县查干花镇党委书记王雷(阿雍嘎)

七年前的前郭县查干花镇仅有2户工业企业,年税收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7000元。七年后,税收超过7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334元,全镇95%以上的耕地具备灌溉条件,所有村屯巷道都修上了水泥路。一个贫困乡镇,在短短七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凝聚着“当家人”王雷(阿雍嘎)的坚守与付出。

2011年8月,王雷(阿雍嘎)来到查干花镇,挑起了乡镇党委书记的重担。上任之初,面对信访矛盾突出、农民种植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等诸多难题,他从信访工作抓起,亲自接访化解矛盾,利用一年时间基本解决了全镇历史遗留信访问题,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作为党委书记,他高度重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几年来调整撤换不胜任不作为村书记2人,对4名工作不力、不服从领导的村干部给予停职处理,选拔一批素质过硬的年轻人进入村干部队伍,使村干部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2013年松原发生5.8级大地震,查干花镇地处震中,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带领党员干部连续奋战五天五夜,挨家挨户转移安置群众,全镇实现零伤亡。在2014年灾后重建工作中,他吃住在工地指挥协调,不到一年重建房屋3000多栋,维修受损房屋7000多栋,创造了一年内完成恢复重建的奇迹,全镇父老乡亲都说查干花镇有个好书记,查干花镇的党员干部是好样的!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在王雷(阿雍嘎)心里,始终牵挂着全镇279户贫困户、634名贫困人口。几年来他带领镇村干部走遍所有贫困户,在他的争取下,机电井、水泥路等项目纷纷落地,以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等为主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在全镇推广,集约经营、入股合作、发展特色养殖和庭院经济等方式成为贫困户的主要增收渠道。目前,全镇玉米每公顷均产达到2万斤,花生、大豆种植面积接近60%,全镇共有大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6个,带动贫困人口172人,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20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王雷(阿雍嘎)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干实绩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松原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

梨树县蔡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俊伟

“感谢组织部为我们培养了这么好的小镇长”,这是梨树县蔡家镇农民杨凤芹给县委组织部打的电话。这个“小镇长”就是31岁的梨树县蔡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俊伟。

生长在安徽省和县农村的何俊伟,2012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选调到祖国大东北吉林省工作。名牌大学毕业、拥有高学历本是他身上闪亮的名片,但他朴素的为民情怀、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坚定志向,让他毅然放弃了到省直部门工作的机会,主动向组织申请并来到了梨树县农村基层一线工作,先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副乡长、镇长。

2016年何俊伟到蔡家镇任党委副书记、镇长至今,一心一意为乡镇谋发展、为百姓谋幸福。他找准蔡家镇距离长春、四平等大中城市较近地处东北交通大动脉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蔡家模式”,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鲜明特色。精心打造四平市第一座关东农耕博物馆、四平市藏品最多的红色博物馆、满园春生态采摘园等一系列观光旅游景点,举办“梨树县首届关东年俗冰雪文化旅游节”,吸引了10余万游客,小镇全域旅游开发成效初显。2017年蔡家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00元,成为梨树县首个省级特色小镇。

敢于担当作为,工作有魄力,敢于直面问题,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当地干部群众对他的评价。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何俊伟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但面临着流转土地群众不支持和建设大棚资金不足两大难题。在困难面前他不气馁不放弃,带领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流转土地,经过四次选址最终流转了13公顷连片土地。为解决建设大棚资金不足问题,他瞒着妻子拿自己的房子、工资作抵押帮助村民贷款320万元,最终建成了省级棚膜园区,目前已创造就业岗位55个,每年为80个贫困人口人均分红1000元,实现他们稳定脱贫的心愿。

何俊伟凭着一股勤奋劲踏实劲在蔡家镇这片黑土地上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也凭着自己的担当和作为赢得了组织和干部群众一致认可,先后荣获“四平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吉林省自强不息好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省将对这批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号召和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在全省上下形成鼓励担当作为、崇尚苦干实干的良好风尚。

责任编辑:马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