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开展的“三类作风”大整顿工作中,吉林省通榆县公安局严格按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治警战略部署和纪律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查摆问题,对症下药,率先施行“八个前移”,将“三类作风”大整顿工作向纵深推进。
执法规范教育前移。加强民警执法规范化教育培训,及时“充电”,意识到执法规范建设的必要性,要学会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做实事,扎根基层,立足民意。对执法规范化和警综平台录入情况及时网上巡查。结合近年来一系列袭警事件,为一线民警配齐执法记录仪,对暴力抗法、袭警事件依法维权;适时聘请心理专家为民警授课减压,进一步促进公安队伍执法规范化。
党课讲堂延伸前移。主动将党风党纪和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融入“三会一课”和经常性教育之中,树立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7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举行了民警退休荣誉仪式、从警满三十周年授勋仪式、新警入警仪式、新党员配戴党徽仪式、全体民警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尤其邀请中国刑警学院杨涛教授讲授《警民关系与群众工作》党课,此次讲座是承袭去年迎“七一”通榆公安系统邀请杨涛教授讲授的“知党性、守规矩、严于律己人民警察形象”为主题的党课暨名师大讲堂讲座的拓展与延伸。
警示教育跟进前移。针对民警在涉酒、涉枪等极易出现问题,本着哪里出问题,警示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受教育者汲取教训、触动灵魂。县局纪委在三楼建设警示教育基地,并从身边的“活教材”入手,适时采集录制《都是酗酒惹的祸》忏悔专题片,并在全县公安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大会上予以播放。通过“以案释纪”、举办警示教育展等“看得着、听得见”的方式,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起到了震慑警示作用。
窗口服务质量前移。由“三类作风”大整顿活动办公室对交警车管所、户政、出入境等所有设立窗口服务的单位进行管理、监督、指导。规范各类办事指南,优化指引标识和办事流程,清理并公布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做好咨询回复解答及引导服务。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扩大网上办事范围。所有设立窗口服务的单位均按照“只跑一次”改革事项分期分批达标,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现场督察、网上巡查、接受举报投诉等方式,及时发现纠正窗口单位不规范不文明行为。
诸多顽症化解前移。针对文件多、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报表多的“五多”顽症,制定出台《通榆县公安局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和统筹对下检查工作,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同时组织对简报和信息载体进行全面清理,积极推行电子公文,依托公安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公文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严格控制会议数量,缩减会议时长,整合会议内容,能合并召开的会议一律实行“打包”合并召开。
纪律作风保障前移。定期组织人员对队伍思想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民警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组织谈话,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定期组织开展工作纪律督导检查,及时发现纠正着装不规范、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缺岗、工作时间玩游戏、网购、炒股等问题。通过源头管控整治,将队伍中消极因素隐患和纪律作风存在的弊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零违纪队伍。
媒体宣传报道前移。在“三类作风”大整顿工作中,本着媒体跟进的原则,积极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对活动中组织召开的各项会议及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拍摄、报道、总结,并建立公安信息网主页“三类作风大整顿”专栏。同时组织民警开展“进校园、进商场、进广场、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以LED大屏幕、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在社会上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平面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积极向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主流报纸和影视媒体、网络媒体投稿。目前,已在《吉林日报》、《北方法制报》刊登文稿8篇;在《中国报道》网站选用9篇。
选树先进典型前移。采取典型引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在平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作为选树对象。目前已将崔光日式的好民警、吉林好人的新华派出所所长袁小亮;破获部督毒品案件、荣立个人一等功的禁毒大队大队长孙岳;被公安部评为交通安全整治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的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宇波作为首批标兵。并分别制作电视专题片《铁骨柔情》《将禁毒进行到底》《暖心交警》已向省厅申报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目前,三名民警的先进事迹均在《吉林日报》、《北方法制报》予以刊登。(稿源:通榆县公安局 通讯员:胡海学 宫庆鑫)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