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12月18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代长申一行4人来到珲春法院,考察珲春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工作。珲春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冷立新,常务副院长李海军等陪同。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智慧诉讼服务中心、无纸化办案聚能中心、集中统一送达中心等场所,边走边看边探讨。考察团详细了解了珲春“i-法院”人工智能服务模式,围绕珲春法院自主推出的无纸化办案“一二二六”聚能应用体系、“立审执管考”全流程一体化业务应用等理念进行了交流,并针对珲春法院正在研发的证人签名机配置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交流座谈,每一次都碰撞出智慧火花。冷立新院长说:“珲春法院的发展,要感谢所有来院调研的领导和同仁,目前我们智慧法院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凝聚了所有调研考察人员的智慧。在每一次交流探讨中,我们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碰撞出思想与智慧的火花。”
门头沟区法院副院长代长申表示:“小法院大智慧、敢担当勇作为,这是珲春法院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将融智互惠,共享发展理念,协同推进两家法院长足发展。”
这是交流的魅力,更是互鉴的成果。门头沟区法院诉讼服务办公室主任王淑霞表示:“实惠,这是我参观最直观的感受。一台台便民设施、一项项便民举措,实实在在、务实可用,这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推广的。尤其是珲春法院智能诉状生成一体机,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回去将评估一下是否可以引入我们院的诉服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事人。”座谈期间,双方法院不仅对智慧法院建设进行了交流,还围绕执行和多元化调解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不仅是友谊,更多的是责任。冷立新院长表示:“虽然北京和珲春远隔万水千山,但我们打造智慧法院共同体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与贵院共享我院的发展理念和资源,不断推进信息化服务人民群众水平,不断升华双方交流合作。让我们融合首都和边疆法院智慧,把交流的道路越走越宽,为推动法院更高水平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稿源:珲春市人民法院 通讯员:李雪)
责任编辑:马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